本文作者:佳加網

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怎么寫(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是什么)

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怎么寫(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是什么)摘要: 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怎么寫(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是什么)對于像我這樣的60后,勞動就像與生俱來的一樣,打從記事起就勞動了。熱愛勞動、會勞動、勞動的效果好等都是評價一個人...
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怎么寫(我對勞動的體會和認識是什么)

對于像我這樣的60后,勞動就像與生俱來的一樣,打從記事起就勞動了。熱愛勞動、會勞動、勞動的效果好等都是評價一個人是否聰明能干的主要指標。

我生在黑龍江,長在黑龍江。黑龍江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秋各領風騷。勞動也因四季而有所不同。下面結合小時候經歷的勞動來談談我的勞動觀的養成。

我的孩提時代,勞動分為家庭內務勞動、家庭外務勞動、學校值日生和大掃除以及春夏秋冬的集體勞動等。

家庭內務勞動由三個哥哥和我負責,具體分工是:我負責地面、桌面等室內拂塵工作、以及輔助父母或哥哥們摘菜洗菜切菜、和面蒸饅頭、搟面條、包餃子、飯后洗碗等輕體力勞動。相對需要點體力的如掃地,倒泔水、鋪床、疊被等基本上由哥哥們負責。后來長大一些,這些需要點體力的勞動我也主動去做。

家庭外務勞動包括很多,如飼養家禽家畜、上山砍柴用人力車運回后再鋸斷劈開、院落清掃、房前屋后宅基地和自留地耕種、院落夾杖以及修復、秧苗搭架等等做不完的事情。我主要負責飼養家禽,雞鴨鵝的飼料由我負責。夏季,有時我去野外采摘野菜,回來后切碎喂養這些毛絨動物,有時天氣好就直接趕出去,讓它們自由尋覓食物。其他三季基本上圈養,需要在夏秋時節把食物儲備好,包括玉米面、麥麩子、豆餅、曬干的野菜等。除了飼養家禽,我也會主動參與哥哥們的勞動,如喂豬、進山砍柴、劈柴等;幫助父母種小菜園子,我也會在空地處種上自己喜歡的各種花。

學校的值日生就是輪到自己值日的那天,要負責打掃教室衛生,做到地面、桌面、黑板面三凈;因為引火初期會有柴煙冒出來影響上課,所以早晨5點鐘就要自帶引火柴到教室引燃爐子,把教室燒得暖暖的,大家上課才不會凍著。燒爐子是個技術活,從豆引火、到煤的燃燒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有時失敗需要重新引火。因此,同學們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教室暖不暖,大家來評判。

“大掃除”這個概念已經很久不用了,現在的中小學校是否還有這項勞動我不清楚。我的中小學時代,是時常大掃除的。大掃除是學校通常在開學初、學期中、學期末或根據需要統一安排的全面清潔工作,包括擦玻璃、清理所有犄角旮旯、清掃公共廁所、凈化校園環境和教室辦公室等等,大家自帶抹布等清潔工具。一般是在下午兩節課后統一進行,師生共同完成,班委會、小組長積極發揮作用,組織有序,其樂融融,勞動效率高。大掃除后的教學環境干凈清新,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每個人都是歡愉的。在勞動中,人人平等,互幫互助,在統一行動中,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都不甘落后,所以勞動具有教育功能。

說起集體勞動,就不得不按照春夏秋冬的季節來介紹了,因為集體勞動與農時農事有關。當春風吹暖了黑土地時,積雪融化了,枯草發芽了,一場春雨一場綠后,春播開始了。春夏之交,秧苗茂盛,需要間苗,學校的勞動周開始了,我們集體步行到田間地頭(有時生產隊會安排卡車把我們運送到更遠一些的農田邊),在成人的示范下學會間苗,一人兩根垅,垅很長,一眼望不到頭,這是一天的工作,干到地的那頭,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第二天去下一片地。農時不等人,必須規定的時間內全部完成。勞動周名副其實。

夏季來了,農作物長勢好,草也長勢猛,第二個勞動周主要任務是除草。每個人自帶鋤頭,來到一望無邊的地頭,一人一根垅,鋤呀鋤呀,到了那頭再鋤回這頭,一天的任務完成了才能收工,有的人干的慢,老師會號召大家一起幫助他或她干完,然后一起收工回家。不讓一個掉隊是我們從小就養成的互助品質。

秋收時節,與天氣賽跑是當時的戰略性任務,一場秋雨可能毀掉一年的收成。第三個勞動周的主要任務是在學校的組織下,參加生產隊的秋收工作,解決收割機不夠用問題。我們自帶鐮刀,割黃豆,把它們放倒擺放好,然后有收割機直接收起脫粒,裝袋運走。來不及脫粒的要捆扎好運回存糧地方,在天氣好時晾曬脫粒。我們既要會用鐮刀割大豆玉米,又要能就地取材捆扎,還要注意保護自己和他人不受傷。秋收勞動,有時是驚心動魄的,你可以看見天邊處黑壓壓的云向這里移動,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割、捆、運,加上默契配合,才能贏過云跑。當我們贏過云速,圓滿完成秋收任務時,內心充滿喜悅,感覺自己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暴雨來襲,緊接著降溫,甚至降雪,糧食來不及收割運走被凍在地里,大面積無收。糧食是國家的,我們內心是沮喪的。勞動,讓我們更加理解天時的含義,意識到糧食之于人的重要意義。

黑龍江的冬天,沒有農耕。學生的勞動主要是清掃積雪。中雪、大雪、暴雪來襲是經常的,遇到這種天氣,不適用勞動周概念,而是適用軍令一樣的一句話:“下雪就是命令—除雪”。所以,當雪影響出行的時候,我們就會自帶掃把、鐵鍬、筐等工具從家門口開始向外掃雪、除雪,大家自發地清掃出通往各個地方的路,這種除雪工作一般要一小時左右,有時遇大暴雪,除雪勞動可能需要進行一上午。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是除雪主力軍,在除雪勞動中創造快樂是必須的,堆各種雪人、打雪仗等等,所以,冬季的勞動是快樂的。

后來,上大學、工作、成家等,都受益于兒時的勞動,那些勞動教會了我生存之道,讓我增長了才智,鍛煉了毅力,塑造了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等品格,勞動把我鍛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筆者在學校做中層管理人員時,一直奉行勞動光榮理念,倡導尊重勞動,人無等級之分,尊重從事不同工作的人。所以,在自己負責的單位內部,不會主動讓聘用人員為自己打掃辦公室、準備開水等等,必要時會拒絕聘任人員的好意。在我看來,聘用人員的工作職責是服務本單位公共事務,自己的辦公室衛生、自己喝的水都應該自己負責,盡管仍有相當多的同事想當然地以為我的辦公室、我喝的水是都由聘用人員負責,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堅持人人平等、自覺踐行勞動光榮理念。在校園里,遇到學校保安、工勤人員等都會主動打招呼以示尊重。

上面介紹的是我對勞動的體會。下面談談我對勞動的認識。

我的父母、中小學老師們教會我通過勞動學會做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勞動與教育事業漸行漸遠。我從事高教工作包括高等職業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學校提供給學生勞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勞動遠離成長,不再與人成長相伴,以至于需要國家要求進行勞動教育,我的心是痛的。現在探討勞動教育,真的不僅僅是學校的事,以下幾點淺見供大家商榷。

1.勞動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小培養,教育兒童從小積極參與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會勞動等,是勞動育人的主要途徑;

2.學校的勞動教育需要各級領導堅持人人平等理念,身體力行,躬親示范,從自己的辦公室做起;

3.勞動教育是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4.勞動可以教化人,是塑造無私奉獻精神的主要實踐,說教是很難內化為個人品質的;

5.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安排多少學時、賦予多少學分,還應成為日常,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勞動事務讓學生參與,宿舍寢室、教室、實驗實訓室、衛生間、食堂等區域都應能看到勞動的學生,讓學生在勞動中樹立并堅信勞動光榮的理念;

5.任何職業活動,從本質上說都屬于勞動,所以職業教育本質上也是勞動教育,如果職業院校只注重培養職業技能這個“術”,而忽略了作為勞動的本質這個“道”,那么就脫離了恩格斯關于勞動創造人的論斷,也就很難在職業教育中彰顯勞動育人的價值意義。

(圖片來自網絡)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8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