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約而至,游泳作為一項消暑納涼、鍛煉身體的有益運動,為大家所喜愛。孩子們由于天性活潑、喜歡戲水玩耍,游泳自然也就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然而,清涼過后,防護不當,極易導致耳朵進水、發炎等情況發生。為此,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外科毛彥妍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玩水嬉戲消暑的同時也要懂得保護我們的耳朵。
都是游泳惹的禍
游泳時,池水容易進入耳道。如耳道中有耵聹,耵聹吸水脹大,從而導致耳悶及聽力下降。致病菌隨池水進入外耳道,容易引起外耳道炎;如果侵犯中耳,則引起各種中耳性炎。無論是外、中耳的炎癥都有可能引起耳痛、耳癢、耳朵流膿、流水、聽力下降等癥狀。
水中嬉戲,中耳炎找上門
兒童的免疫力、局部黏膜的抵抗力較差,咽鼓管的發育并不完善。相對于成人來講,兒童的咽鼓管短、平、粗,不似成年人的咽鼓管長而有自然的45°角,能對嗆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孩子一旦嗆水,容易經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導致中耳炎。
兒童的急性中耳炎除了在游泳或者洗澡的時候耳道進水引起,此外,最為常見的是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兒童急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痛、耳流膿和聽力下降等,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多留心。如果兒童在平時有看電視時播放聲音過大、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對家長的呼喚置之不理等現象,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可能存在聽力下降。兒童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那么家長日常應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來耳科門診進行檢查,以免耽誤病情,造成孩子聽力永久受損。
充足準備,游泳不怕
1、游泳前,檢查耳部。若發現耵聹栓塞,應至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處理。
2、游泳時,應佩戴耳塞。
3、注意個人衛生,不要用手指、發夾、火柴等挖耳,以免對外耳道造成損傷,引發外耳道炎。
4、平常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潔和干燥,避免不衛生的采耳,可以降低外耳道及中耳炎的感染風險。
炎炎盛夏,這些人不宜游泳
那么哪些人不適合游泳呢?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外科毛彥妍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患有急慢性外耳道或者中耳炎,以及有鼓膜穿孔的患者應盡量避免去泳池游泳;中耳炎術后的患者康復期內、鼓膜置管術后的患者應避免去泳池游泳。因為游泳池的水并不是完全純凈的,有大量的細菌存在,容易造成炎癥的反復和加重。
資料來源:齊魯壹點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