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熱熱鬧鬧舉家團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上街看花燈、觀表演,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地吃一頓湯圓。北方元宵,南方湯圓,做法略有不同,但都寓意著新的一年,諸事圓滿。 在很多年以前,制作湯圓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首先你要找到一口石磨,然后把糯米提前泡一夜,隔天將糯米和水一起,每次一小勺放入石磨頂部的小孔,轉動石磨,研磨成糯米糊,然后將糯米糊放入厚棉布袋掛一夜或壓一夜,讓所有的水份過濾掉。再隔天早上才能做好湯圓皮。 除了湯圓皮得之不易,傳統的黑芝麻湯圓的芝麻餡,是將豬板油和炒香磨碎的黑芝麻混合而成的,也是費時又耗力。 由于制作工序繁瑣,在當時,并不是家家都能吃湯圓過正月十五的。 現在不一樣了,可以直接買到精細的糯米粉,或者用料理機自己打碎,很快就做好湯圓皮了。 可惜的是,我在美國當地超市沒有找到豬板油。 于是我開始做食域家該做的事:探索和嘗試。 我試了牛油、椰子油和黃油。最終發現黃油是最適合的。牛油即沒有肉香味又過于難處理;椰子油會是素食者的最愛,但是它有強烈的椰子香,會讓黑芝麻餡的味道不夠純粹。
By 食域家
用料
熟黑芝麻 55g細砂糖 (細砂糖能讓餡料更好的成型,不可替換) 85g黃油(軟化但不融化) 90g糯米粉,再另備一些用于制作湯圓皮 120g溫水 115ml做法步驟
1、可以買熟的黑芝麻。但最好是自己炒熟:中火加熱一口干凈干燥的炒鍋,放入黑芝麻不停翻炒7-8分鐘,待聞到濃濃的芝麻香,關火盛出后放至完全冷卻。 在破壁機或研磨機中,將熟黑芝麻磨成細細的粉狀,越精細越好。
2、將黑芝麻粉放入攪拌機的碗中,加入白砂糖,用抹刀攪拌一下。然后分3次加入黃油,每次加入后開機攪拌10秒。也可以直接用抹刀攪拌,確保黃油與黑芝麻粉混合均勻。 把混合物舀到碗里,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這樣是為了讓混合物稍微變硬,便于做成黑芝麻餡。
3、冷卻餡料時,開始做糯米湯圓皮。 將糯米粉放入干凈的攪拌機的碗中,慢慢倒入溫水,開機攪拌成糯米粉團。同樣可以直接手動攪拌。做好后將碗口用擰干的濕毛巾蓋住來保持水份。 糯米粉團不能太濕太軟,否則湯圓很難成形。 接下來,在小鍋加水燒開,揪下一小塊糯米粉團,直徑約2.5cm的小球,然后放入沸水中,煮至小球浮起。把它撈出,跟剩下的糯米粉團放在一起,揉搓一下使它們混合均勻,揉好的粉團會變得又軟又光滑,而且做湯圓時不會開裂。
4、將這個光滑的粉團均勻地分成12等份,每份大約18g。再將它們搓成小球。
5、在包湯圓的過程中,將待用的糯米小球用一張廚房用濕巾蓋住,保持水份。
6、將冷藏30分鐘的黑芝麻餡取出,搓成每份4-5g的餡料球。
7、將糯米小球壓成直徑約5厘米的小圓餅,中間放上一顆黑芝麻餡。
8、捏起邊緣將黑芝麻餡包住。
9、讓湯圓在雙手間滾動,將它搓成光滑的球狀。將所有湯圓都做好。將剩余的黑芝麻餡密封后放回冰箱冷藏。
10、包湯圓期間,開始燒半鍋水。 水開后,加入湯圓,立即在鍋中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等水再次沸騰時,加入115ml (半杯)水。 等水開后,再次加水。重復這個過程,直到餡料中的糖和黃油融化,湯圓會微微鼓起并浮起來。
11、黑芝麻湯圓煮熟后,連同少量湯水一起盛到漂亮的白瓷小碗里,這時也可以在碗里加點自己喜歡的酒釀。 開始吃吧。
小貼士
注:1茶匙=5g , 1湯匙=15g 配料表用量可制作12個湯圓皮和48個黑芝麻餡,多出的餡料可冷藏儲存1-2個月,要吃時隨時制作新鮮的湯圓皮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