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綠色金融領域不斷發力。6月3日,中國銀行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簽訂合作協議,三方攜手創新的首批實體經濟企業碳配額質押創新融資正式落地。
幫助企業發揮出碳配額的作用,是這次創新的主旨。長期以來,實體企業如何有效管理自身碳排放配額,利用自身節能減排剩余配額進行融資,補充日常經營資金需求,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難題。此次,中國銀行通過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創新合作,將碳配額作為有效質押物和風險緩釋品,制定了相關操作規范,打通了碳配額質押融資流程,讓企業能夠真正用碳配額融到真金白銀。
首批進行碳配額質押創新融資的企業包括國有、民營和外資性質,分屬于能源、化工、半導體、汽車零配件和重型機械制造等多個細分領域,授信品種包括流動資金貸款、銀票承兌匯票等多種類型。
一位成功融資的制造業民營企業負責人表示,銀行依托企業自身節能減排剩余配額提供質押融資,將進一步為真正踐行環保理念的民營企業拓展融資渠道,持續解決這些民營企業的融資痛點,為民營企業推進節能減排帶來更強更足的動力。
據悉,未來合作三方將發揮各自系統重要性基礎設施作用,促進金融市場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創新融合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同時依托全球網絡資源,開展國際市場營銷,探索跨境業務發展路徑。
欄目主編:張楊 文字編輯:張楊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張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