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領導力,一般來說,我們總是繞不開“什么是領導力?”這一問題。而什么是領導力,不同的人或組織會有不同的理解或不同的認知,但是這些認知基本上都是基于對成功領導者的品質和行為的共性的歸納和總結,也就是領導者品質論和領導者行為論,或者是這些品質和行為按照某一組織的需要而預設前提形成的某一個領導力模型,它們也就都不可避免地會因為研究者對成功的評價的主觀性、對領導者選擇的局限性以及歸納法本身對邏輯歸因的缺陷,無法演繹領導力的本原,從而影響人們在領導力的認知和發展上偏離方向,這也是當前很多企業和咨詢公司在領導力培訓和領導力提升項目上沒有效果甚至步入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根本原因。
也許,我們確實沒有必要去糾結什么是領導力,畢竟不同的人面臨不同的場景,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正如本尼斯所說:“領導力就像美,它難以定義,但當你看到時,你就知道”。而作為領導,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場景或風險,我們要“用什么去領導大家?”,并能讓大家看到,且愿意追隨你的領導。第二,我們又要“用什么樣的方法去領導大家?”,以帶領大家走出困境,去他們想要去的地方。以上兩個問題,才是我們研究領導力、發展領導力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們提升領導力根本著眼點。
一,要提升領導力,首先要知道“用什么去領導?”
1、領導就是預見
當人們身處未知的、復雜的、不確定的環境中,尤其是在風險中,人們更會期盼有人能夠指明方向,并帶領大家走出迷茫,這是所有領導所要經受的考驗,也是領導所面臨的最最關鍵的挑戰。這就需要領導能夠洞察事物的發展,預先看到前途趨向,也就是預見,可見,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
“什么叫做領導?領導和預見有什么關系?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如果沒有預見,叫不叫領導?我說不叫領導”。“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并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
2、最重要的預見就是戰略預見
戰略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只有科學準確的戰略預見,才能夠真正指導戰略的執行,做到未雨綢繆、見微知著,增強行動的主動性、計劃性和靈活性,才能夠減少行動的盲目性,才不會變成“亂撞亂碰的魯莽家”。
本尼斯把“通過愿景管理注意力,通過溝通管理意義”作為其領導力四項原則中的兩個,庫澤斯、德魯克、彼得·圣吉都把“共啟愿景”作為領導力行為的重中之重,足見愿景對于一個組織來說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但是,愿景本身不是領導力,愿景是預見的結果,而產生愿景的戰略預見才是領導力,是領導的戰略預見,“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去還沒有去過的地方”;是領導的戰略預見,在復雜的、不確定的環境或風險中為大家點燃星星之火,引領大家走出迷茫;是領導的戰略預見,增強了人們為之奮斗的信心和熱情,激發人們為之奮斗的意志。
3、提高戰略預見能力
要提高戰略預見能力,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第一,堅持客觀全面。戰略預見要“采取客觀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去考察戰爭(事物)”,反對“只看見局部,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要以戰略全局及最終目標為起點,先見林、后見樹,甚至可以說,只要能夠做到先見林,即使看不清每一棵樹,對于戰略預見而言,也不一定會產生嚴重影響。這與大多數人往往只看見或先看見樹、看不見或后看見林的思維方式正好相反。
第二,抓住事物本質。戰略預見作為一種超前的認識,需要揭示事物內部聯系的規律性,掌握事物發展的必然性,也就是說要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得出科學的正確的結論。而“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第三,分析各種矛盾。“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斗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其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事物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戰略預見就是要分析各種矛盾及矛盾著的各個方面,抓住主要矛盾,認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及變化。“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我們就“要設想敵可能變化的幾種情況,其中應包括一種較嚴重的情況,要準備在這種情況下有對付的辦法”,唯有如此,才能處變不驚、處事不慌、留有余地,隨時靈活處置各種情況。
第四,把握時代特征。鮮明的時代特征直接影響事物的發展方向,“極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出現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在戰略預見時,時刻把握住時代的特征,順勢而為,做到預見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第五,著眼長遠態勢。長遠性是戰略預見的內在要求。“戰略指導者當其處在一個戰略階段時,應該計算到往后多數階段,至少也應計算到下一個階段”。如果領導者缺乏預見的長遠性,指導實踐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行動就帶有盲目性。“那種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導方式,對于政治是不利的,對于戰爭也是不利的”。
二,要提升領導力,還要解決領導的方法問題
知道了“用什么去領導?”后,我們還需要知道“怎么去領導?”,也就是領導的方法。任何領導,“無論進行何項工作,有兩個方法是必須采用的,一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二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
1、一般和個別相結合
一般和個別相結合,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是要把一般的普遍的理論、原則、要求、號召和具體的工作場景、人員相結合,做到一般與個別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就要求領導首先要掌握一般的理論、原則、要求和號召,才有可能結合具體的工作場景和人員,做出科學準確的戰略預見,并開展行動和進行指導。
“任何工作任務,如果沒有一般的普遍的號召,就不能動員廣大群眾行動起來。但如果只限于一般號召,而領導人員沒有具體地直接地從若干組織將所號召的工作深入實施,突破一點,取得經驗,然后利用這種經驗去指導其他單位,就無法考驗自己提出的一般號召是否正確,也無法充實一般號召的內容,就有使一般號召歸于落空的危險”。“這又是領導人員指導和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任何領導人員,凡不從下級個別單位的個別人員、個別事件取得具體經驗者,必不能向一切單位作普遍的指導。這一方法必須普遍地提倡,使各級領導干部都能學會使用 。”“許多領導,滿足于工作任務的一般號召,不注重和不善于在作了一般號召之后,緊緊地接著從事于個別的具體的指導,因而使自己的號召停止在嘴上、紙上或會議上,而變為官僚主義的領導。”
2、領導和群眾相結合
“只有領導骨干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便將成為少數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而無有力的領導骨干去恰當地組織群眾的積極性,則群眾積極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確的方向和提到高級的程度。任何有群眾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較積極的、中間狀態的和比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領導者必須善于團結少數積極分子作為領導的骨干,并憑借這批骨干去提高中間分子,爭取落后分子。凡屬真正團結一致、聯系群眾的領導骨干,必須是從群眾斗爭中逐漸形成,而不是脫離群眾斗爭所能形成的。在多數情形下,一個偉大的斗爭過程,其開始階段、中間階段和最后階段的領導骨干,不應該是也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必須不斷地提拔在斗爭中產生的積極分子,來替換原有骨干中相形見絀的分子,或腐化了的分子。許多地方和許多機關工作推不動的一個基本原因,就是缺乏這樣一個團結一致、聯系群眾的經常健全的領導骨干。”“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
3、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離不開一般和個別相結合
“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在集中和堅持過程中,必須采取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這是前一個方法的組成部分。從許多個別指導中形成一般意見(一般號召),又拿這一般意見到許多個別單位中去考驗(不但自己這樣做,而且告訴別人也這樣做),然后集中新的經驗(總結經驗),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導群眾。”“對于任何工作任務的向下傳達,上級領導機關及其個別部門都應當通過有關該項工作的下級機關的主要負責人,使他們負起責任來,達到分工而又統一的目的(一元化)。不應當只是由上級的個別部門去找下級的個別部門(例如上級組織部只找下級的組織部,上級宣傳部只找下級的宣傳部),而使下級機關的總負責人(例如書記、主任、校長等)不知道,或不負責。應當使總負責人和分負責人都知道,都負責。這樣分工而又統一的一元化的方法,使一件工作經過總負責人推動很多干部、有時甚至是全體人員去做,可以克服各單個部門干部不足的缺點,而使許多人都變為積極參加該項工作的干部。這也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一種形式。”“在任何一個地區內,不能同時有許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時間內只能有一個中心工作,輔以別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因此,一個地區的總負責人,必須考慮到該處的斗爭歷史和斗爭環境,將各項工作擺在適當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全無計劃,只按上級指示來一件做一件,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亂無秩序的狀態。上級機關也不要不分輕重緩急地沒有中心地同時指定下級機關做很多項工作,以致引起下級在工作步驟上的凌亂,而得不到確定的結果。領導人員依照每一具體地區的歷史條件和環境條件,統籌全局,正確地決定每一時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這種決定堅持地貫徹下去,務必得到一定的結果,這是一種領導藝術。這也是在運用領導和群眾相結合、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這些原則時,必須注意解決的領導方法問題。”
總結
要提升領導力,首先要提高我們的戰略預見能力,我們要用戰略預見去樹立愿景,引領大家,激發大家。其次,我們還要有正確的領導方法,那就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而一般和個別相結合是根本,科學準確的戰略預見,離不開一般和個別的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同樣也離不開一般和個別的相結合。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