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聽到一些產婦抱怨:為什么要產檢呀?
產檢次數那么多,還要抽很多次血,我的上輩老人就更不能理解了,說現在的產婦就是嬌氣,生個孩子要做那么多的產檢干嘛?像她們那個年代多簡單呀!生七個八個孩子都不出門,更別說是做產檢了,現在不都好好的嗎?
她們現在如此不重視產檢,懷個孩子只是違心地請老天爺保佑,她們也不想想,一但孩子及產婦出現問題,那得是百分百的災難,大人孩子都會受到影響。
我們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危急的狀況,比如不做產科的孕婦陰道大流血就診,我不能第一時間判斷流血的原因,是前置胎盤引起的,還是胎盤早剝引起或是其他原因引起所致,盲目地去做手術或等待檢查都非常危險。
又比如孕婦沒做產檢,突然有產兆來醫院,產婦著急分娩,醫生護士急著檢查完善血檢,家屬忙于辦理住院繳費簽字,整個場面混亂不堪,遇到辦事無條理性的家屬,勢必會引發一場糾紛。
由此可見產檢非常重要。
什么是產檢?
產檢就是妊娠婦女在產枓進行的基礎檢查。從懷孕到分娩,一般要做9-12次產檢,根據妊娠各時間段有各種不同的檢查要求。
適孕年齡的婦女一旦停經經過1-2周,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懷孕,需要繼續妊娠的婦女要補充葉酸或孕前三個月就開始補充。特殊的孕婦要增加產檢的次數。
初次產檢
停經后1至4周進行,主要檢查孕婦的身體情況,是否是正常妊娠狀態。
若B超提示宮內見到胚芽胎心,就給予建冊(產檢本)。需要抽血,包括血常規、尿常規、甲功、肝功、腎功、傳染病、血型、優勝十項,地貧篩查,葉酸代謝能力的篩查,心電圖,系統的體格檢查,詳細詢問家族遺傳史及有無異常妊娠史。
排查是否是高危孕婦,是否需要增加其它檢查或是否請相關科室會診。如果B超提示,宮頸沒有孕囊或見孕囊而無胚芽心管搏動,則建議1-2周后復查,根據情況建冊,其中一部分產婦就有出現流產而無需建冊。
初次產檢后每四周一次
在懷孕11-13周+6天是NT檢查的時機,主要是檢查胎兒頸部皮膚透明層厚度,以早期發現胎兒畸形。
在16-18周時查唐氏篩查,同時做耳聾基因檢測及二次血尿常規。在22-26周時做四維彩超檢查,是胎兒系統大排畸時期,同時進行第三次血尿常規檢查。
28周后每二周做一次產檢,直至37周
28-32周時做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此指導孕產婦的飲食,如何控制體重,關注胎兒生長發育,進行第四次血尿常規檢查及二次傳染病篩查。35-37周需做B族鏈球菌檢查及白帶的常規檢查。
37周后每周一次產檢,直到分娩
此階段要進行第五次血尿常規檢查,肝腎功電解值,血型,三次傳染病篩查,心電圖等,評估孕婦住院時機。
產檢的重要性!
產檢對有生育要求的孕婦非常重要,它的目的是檢查孕婦身體健康狀況,同時還要檢測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而且還要篩查胎兒是否有畸形存在。
一旦發現NT增厚,唐氏高風險或孕婦高齡都需要進行羊水穿刺或絨毛膜穿刺排除唐氏兒風險,若四維檢查發現胎兒有實質器官的嚴重畸形,宮內不能矯正,生后不能存活或有終身致死致殘的畸形。就需要引產終止妊娠。
懷孕中晚期孕婦體重增長過快胎兒體重過大,需要指導飲食,控制體重,以免胎兒過大造成分娩困難。孕期B超做的次數是做的最多的,初次B超主要是發現是否宮內孕,查看有無胎心,排除宮外孕。
中后期B超主要是看胎兒的生長發育,有無畸形,胎盤的形狀位置,有無臍帶繞頸,羊水量的多少,胎兒在宮內的生物物理評分。
每個女人都有做母親的權力,都應該享有規范產檢,但是人與人的情況大不相同,富有的人群不會因錢而發愁,檢查什么都愿意,規范產檢依從性相對要高。但是貧窮的人群恨不得一分錢分成二分錢用,囊中羞澀,產檢的依從性較差。
醫生們應表示知情理解做好簽字做好溝通,決不能讓她錯過NT,唐氏及四維檢查,耐心指導飲食調理監測胎動。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