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有沒有泡沫,始終是社會各界爭論的話題。不過,有兩位權威人士則認為,房地產市場確實存在著泡沫。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這樣評論房地產:房地產是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而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則表示,留給人們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為潮水退卻后做準備,這是每個國家、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現實。吳曉靈此番觀點出現,直指當前的高房價的問題。
實際上,房地產市場究竟有沒有泡沫,主要看三個方面:第一,房價和收入之比。按照國際標準,通常房價和收入比是6-7倍。而現在國內一線城市房子買一套房要6-700萬,二三線城市至少也要2-300萬。與此同時,當地的居民工資收入在3-6000元之間。按照這樣的房價收入比來看,國內房價已經遠遠脫離了居民的收入,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更是高得太離譜。
第二,房子的租售比。主要是看房東在投資了房產之后,如果用于出租,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我們拿上海為例。在上海市中心租一套80-90平米的二室一廳,一年的租金在10萬元,而這套房子的售價卻在6-700萬之間。這也意味著,房東如果買下這套房子用于出租,需要60-70年才能收回本金,這樣的投資回報率還不如銀行存款利率。顯然,國內大城市的房子已經不具備投資價值。
第三,居民和房企的金融杠桿都已經用到了極致。資料顯示,房子已經占我國居民家庭總資產的77%,只有23%才是金融資產。國內居民房貸規模達到了38.8萬億,擁有2億多房奴,另有2億人在共同還房貸。
同時,房企的金融杠桿更是嚇人,僅在2022年上市房企中,凈負債率超過100%的有陽光城(166.59%)、中交地產(211.4%)、富力地產(123.3%)、首開股份(142.76%),而這些高負債率的房企,不僅有私企還有央企和國企。
現在很多人提出,既然國內房地產市場存在著泡沫,那這個泡沫什么時候破滅呢?對此,有專家曾經大膽預測,現在有3大信號已經出現,樓市走向逐漸清晰,從明年起,我們就要做好資產泡沫破滅的準備。那么,究竟是哪3大信號呢?
首先,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房價下跌的隊伍中來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重點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情況,新房價格同比下跌的城市有48個,同比上漲的城市只有22個。而二手房價格同比下跌的51個,同比上漲的只有12個。其中有6座城市的二手房價已經回到了5年前。
再者,現在疫情反復,各行各業又不景氣,企業效益下滑,老百姓都在擔心將來會失業,所以人們存錢的意愿在上升,而買房的需求在明顯回落。據央行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的規模,較去年同期多增2.88萬億。居民儲蓄的意愿表現更強烈,占比達到58.3%,將近6成,而買房和投資的愿意則在進一步下降。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買房,而是去儲蓄了,那么國內的房地產泡沫很快會破滅。
最后,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拋售潮,說明了很多炒房者長期看空房價。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2年5月份,重點監測的50城中,有60%的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呈現增長態勢,其中,長春、哈爾濱、蘇州等城市的新增二手房掛牌量環比增速超過100%,太原、濟南、南昌、南通、無錫等城市的新增二手房掛牌量環比增速在50%以上。一邊是房地產市場出現拋售潮,另一邊剛需購房者數量沒有那么多,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3大信號已經出現,未來樓市的走勢逐漸清晰。它們分別是房價下跌的城市越來越多、老百姓購房愿望逐步下降,以及房地產市場出現拋售潮。預計未來我國各地的房價大概率會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讓房價逐步回歸合理區間,與當地居民收入相掛鉤,真正達到“房住不炒”的目標。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