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佳加網

孩子心理脆弱如何疏導(孩子玻璃心受不了批評怎么辦)

孩子心理脆弱如何疏導(孩子玻璃心受不了批評怎么辦)摘要: 孩子心理脆弱如何疏導(孩子玻璃心受不了批評怎么辦)鄰居樂樂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和我有感而發說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玻璃心,說不得、打不得,她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了。她班里有...
孩子心理脆弱如何疏導(孩子玻璃心受不了批評怎么辦)

鄰居樂樂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和我有感而發說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玻璃心,說不得、打不得,她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了。

她班里有一個小女孩,長的柔柔弱弱,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哭,一句話說重了,眼淚就在眼眶打轉;搭的積木房子倒了,立刻氣急敗壞地大哭;跟小朋友比賽玩游戲,沒拿第一就哭著說再也不玩了,受到一點批評就生氣,遇到一點挫折就逃避。

什么是玻璃心?

百度上是這樣定義玻璃心的:

玻璃心是一種網絡用語,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稍有不順就會變得粉碎。

心理學家調查證明,我國有46%的兒童,不同程度的患有“玻璃心”。且家庭條件越好的孩子,越容易玻璃心,原因是這些家庭對孩子嬌生慣養,過分的寵愛溺愛。

玻璃心對孩子的影響?

玻璃心對孩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使經不起打擊和挫折,抗挫能力差。

2010年的升學季,發生過這樣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

上海華師大二附中一位尖子生,成績優異,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競賽。高考之前,由于沒能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選擇了輕生。

沒有被清華錄取,可是他卻被北大心理系錄取了。

這也是無數人不能仰望的高度,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從高樓一躍而下。

雖然上邊的例子很極端,但是孩子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哭,有點困難路就放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們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相反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想要孩子成功、走的更長遠,就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敗感,在失敗中學習繼續前行。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發現,在挫折與困難面前,決定一個人成敗與否的關鍵在于抗挫力。

抗挫力弱的孩子,把挫折看做失敗,從此失去信心,甚至放棄努力;而抗挫力強的孩子,從挫折中汲取經驗教訓,愈挫愈勇,持續保持斗志。

什么樣的家庭容易養出玻璃心的孩子?

1.事事包辦型的父母

這種類型的父母舍不孩子吃苦受累,父母總是習慣了竭盡所能事事代勞,卻忘記了要放開手讓他們獨立處事,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為孩子辦好所有的事情看似是愛孩子、為孩子好,其實是害孩子,讓孩子溫柔甜蜜的蜜罐中長大,讓孩子以為世界就是如此順利美好,等孩子上學、和別人交往、獨自面對問題時,孩子會發現這個世界和自己認識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困難那么多。孩子就會容易變得敏感、容易放棄、容易受到傷害。

以前,看到一篇新聞報道說,安徽省宣城市發一名婦女被殺,出警幾個小時后就破案,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殺人兇手正是死者未滿14歲的兒子。

經過警方調查得知,母親平時對兒子很好,什么要求都盡量滿足。而殺死母親的原因竟然是不讓兒子玩手機,從而惹怒兒子,沖動之下的兒子,將匕首刺向了自己的生母。

原本一個很小的矛盾,常人都會大事化小,但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玻璃心作祟,釀成了大禍。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中寫道:種樹人不經常給桃花心木澆水,讓它們自己努力扎根,自己學著尋找水源,這種適者生存的做法看似殘酷,實則對樹苗本身卻是一種保護。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獨立,才是孩子一生最強大的實力。

2.不允許孩子失敗的父母

很多父母不愿意也不允許孩子失敗,每當孩子出現錯誤時,很多父母通常的反應都是:“真是的,又錯了,你怎么這么笨!”父母認為失敗和錯誤是是不好的,是阻礙孩子進步的絆腳石。

時間長了,孩子就不能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失敗,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會膽怯、退縮。

殊不知,錯誤的潛在價值對創造性思考具有很大的作用。想要讓孩子成長,父母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想方設法回避錯誤,而是要正視錯誤,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讓錯誤成為孩子成功的墊腳石。

約翰·羅伯茨,他是美國著名的首席大法官,為人幽默而睿智,以其卓越的政法才華深得布什家族的信任和美國民眾的愛戴。

約翰·羅伯茨 | 現任美國首席大法官

在兒子的中學畢業典禮上,這位大法官父親的致辭被國民熱傳,更被《華盛頓郵報》戲評:

“羅伯茨首席大法官本年度最好的作品,不是某個案子的判決書,而是在兒子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他堅定而慈愛的對著兒子及臺下的孩子們說:

在未來的歲月里,

我希望你會遭遇不公正的對待,

這樣你才會明白正義的價值。

我希望你會遭受背叛,

那樣你才會懂得忠誠的重要。

很抱歉,

我還希望你會時常有孤獨感,

如此你才不會把良朋益友視為理所當然。

愿你偶爾運氣不佳,

這樣才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地位,

進而理解成功并非命中注定,

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地義。

當你偶爾遭遇失敗時,

希望你的對手會幸災樂禍,

如此你才能意識到有風度的競爭精神的重要。

愿你偶爾被人忽視,

這樣才能學會傾聽;

愿你遭受切膚之痛,

才能感同身受,同情理解別人。

無論我怎么想,

這些遲早都會來臨。

而你能否從中獲益,

取決于能否參透人生苦難所傳遞的信息。

……

網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孩子考好了,請抱抱他,沒考好,請緊緊抱抱他”。愿我們都是這樣的父母。

3.不要過分強調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掛在父母嘴邊最常見的一句話,為了不讓給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被要求辛苦地學這個,學習那個,很多家長也都深以為然。

硅谷投資人吳忠博士說:

“由于過于強調起跑線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和老師不斷地告知孩子一朝落后,永遠落后,孩子們一旦遇到一點不順利,暫時落后了,就害怕的要死。

用不了多長時間,孩子的心就會變得很脆弱,成了玻璃心,這些人如果一開始處于順境,就越發的信心一路走下去,但是人很難永遠有好運氣,一旦遇到挫折,變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整個人都不好了。”

人生是馬拉松長跑,最后的贏家不是一開始跑得快的人,而是為數不多堅持跑下來的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健康、積極、自信、樂觀、不玻璃心,這樣其實也在用自己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即便遇到不開心的情緒,也要保持自信,正確面對自我,才能最終戰勝困難和挫折!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2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