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佳加網

中秋節有什么紀念意義(中秋節是為了紀念誰又是從何而來)

中秋節有什么紀念意義(中秋節是為了紀念誰又是從何而來)摘要: 中秋節有什么紀念意義(中秋節是為了紀念誰又是從何而來)我來簡單說一下,如果不對的地方多多包涵。1、紀念嫦娥 相傳在遠古時期,后羿射日后,為了感念他的貢獻,西王母賜予其一...
中秋節有什么紀念意義(中秋節是為了紀念誰又是從何而來)

我來簡單說一下,如果不對的地方多多包涵。1、紀念嫦娥 相傳在遠古時期,后羿射日后,為了感念他的貢獻,西王母賜予其一顆不死藥,后陰差陽錯被妻子嫦娥所吃,奔向了月亮,后羿十分思念嫦娥,便在后院擺上桌子和貢品遙祭嫦娥,百姓們也紛紛效仿。 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2、抗元起義紀念日

中秋節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

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后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3、敬老

  中秋文化傳統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生發于夏商周之時,并與古代養老實踐相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敬老、養老文化。《禮記》有言:“凡三王養老皆引年,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三王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對身疲力衰的老人,贈予手杖行路,賜以糜粥飲食,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當然,現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總之,中秋節,就是團圓節,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最后祝大家中秋快樂 闔家歡樂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2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