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從1982年秋開始跑步,一直跑遍世界各地,目前已堅持跑步三十余年,參加了數十場跑步賽事。2009年他創作了散文集《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在這部隨筆集中真實地寫下自己跑步時的各種心情。
這也是村上春樹第一本只寫自己的書,講的是一個人怎么樣通過跑步去悟道的感覺,不只是悟出一個小說家的真實,鍛煉出一個小說家的身體、精神和意志,還鍛煉出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境界。
下面小編整理了在書中村上春樹對跑步的經典感悟,與廣大跑友分享:
01
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事。在東京每天早晨健身跑時,常常與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交臂而過。一連幾年如此,自然而然地就熟識了,相遇時便互相微笑致意,然而因為靦腆,始終不曾交談過,連對方的名字也一無所知。不過每天早上和她相遇,卻是當時的我小小的喜悅之一。連這么一點小小的喜悅都沒有,要每天堅持跑下來,可不容易。
02
跑在街頭,一眼就能分辨出長跑新手和老手。呼哧呼哧地短促喘氣的,是新手;呼吸安靜而勻稱的,則是老手。他們心跳徐緩,一面沉湎于思考之中,一面銘刻下時間的痕跡。我在路上與他們交臂而過時,總是傾聽彼此的呼吸,感受彼此銘刻時間的方式,就像作家們感受彼此的表現方式一樣。
03
因為日曬,皮膚火辣辣地痛。頭腦變得朦朧恍惚,無法完整地考慮任何一件事情。可是當你不顧一切地堅持跑完,便覺得仿佛所有的東西都從軀體最深處擠榨了出來,一種類似自暴自棄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04
每每有人問我:跑步時,你思考什么?提這種問題的人,大體都沒有長期跑步的經歷。遇到這樣的提問,我便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在跑步時,究竟思量了些什么?老實說,在跑步時思考過什么,我壓根兒想不起來。
在寒冷的日子,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熱的日子,則思考一下炎熱;悲哀的時候,思考一下悲哀;快樂的時候,則思考一下快樂。如同前面寫過的,還會毫無由來地浮想往事。有時候,只是偶爾有之,也有關于小說的小小靈感浮上腦際。盡管如此,我幾乎從不曾思考正經的事情。
05
說起堅持跑步,總有人向我表示欽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說老實話,我覺得跑步這東西和意志沒多大關聯。能堅持跑步,恐怕還是因為這項運動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伙伴或對手,也不需要特別的器械和場所。人生本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
06
此外還戒了煙。每天都跑步,戒煙便是自然而然。戒煙誠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你沒法一邊吸煙一邊堅持跑步。“還想跑得更多”這一自然的想法,成了戒煙的重要動機,還成了克服脫癮癥狀的有效手段。戒煙,仿佛是跟從前的生活訣別的象征。
07
清晨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之前就寢,這樣一種簡素而規則的生活宣告開始。一日之中,身體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因人而異,在我是清晨的幾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隨后的時間或是用于運動,或是處理雜務,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時分便優哉游哉,不再繼續工作。或是讀書,或是聽音樂,放松精神,盡量早點就寢。我大體依照這個模式度日,直至今天。
拜其所賜,這二十來年工作順利,效率甚高。只不過照這種模式生活,所謂的夜生活幾乎不復存在,與別人的交際往來無疑也受影響。還有人動怒光火。因為別人約我去哪兒玩呀,去做什么事呀,這一類邀請均一一遭到拒絕。
08
此前的三個月,“是積累距離”,不必思考困難的問題,只是漸漸加快節奏,每日只消一個勁兒奔跑。打造綜合性的基礎體力,提高耐力,強化各個部位的肌肉,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鉚足了勁,提升士氣。那時的重要任務,是向身體發出通知:“跑這么些,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09
每次跑馬拉松,我大體都會經歷相同的心路。跑到三十公里,總覺得“這次沒準兒會出好成績呢”。過了三十五公里,體內的燃料便消耗殆盡,開始對各種事物大為光火。到了最后,則生出“揣著空空如也的汽油箱不停行駛的汽車”般的心情。然而跑完之后少頃,曾經的痛苦、可悲的念頭眨眼間忘得一干二凈,還下定決心:“下次我要跑得更好!”任憑積累了多少經驗,增添了幾歲,還是一再重復相同的舊事。
10
?跑著跑著,身體的各個部位逐一開始疼痛。先是右腿疼了一番,然后轉移到右膝,再轉移到左大腿……就這樣,渾身的部位輪番上陣,高聲傾訴各自的痛楚,連聲悲鳴,警告連連。跑一百公里乃是未知的體驗,身體處處皆有牢騷。我完全理解。然而無論如何,唯有忍耐著默默跑完全程。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