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佳加網

關于秋分豐收的詩句古詩(關于秋分節氣的詩句大全)

關于秋分豐收的詩句古詩(關于秋分節氣的詩句大全)摘要: #豐收中國#“秋分”的“分”,是平分的意思,既平分了晝夜,又平分了秋季。到了“秋分”前后,正是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的時候。秋分時節,往往進入真正涼爽的秋天,大地金風搖曳,莊稼...

#豐收中國#

“秋分”的“分”,是平分的意思,既平分了晝夜,又平分了秋季。到了“秋分”前后,正是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的時候。秋分時節,往往進入真正涼爽的秋天,大地金風搖曳,莊稼成熟。對于處在農業社會的古代中國來講,這個時段、舒適、忙碌、豐收、飽滿,是怡人的收獲期。因此,“秋分”的相關詩詞,特別美,美之余,又少不了“秋思”,思鄉、思朋友、思家人。

1. 《點絳唇·金氣秋分》,謝逸

據說,最早人們是在“秋分”拜月,只是因為“秋分”不一定有圓月,所以才改到“中秋”,所以,“秋分”前后的夜晚,如果有月的話,那跟中秋之月也區別不大,一樣的心曠神怡。宋代詩人謝逸在《點絳唇·金氣秋分》中寫到: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在“秋分”時節,秋高氣爽,田野里一片金燦燦,所以是“金氣秋分”,走在野外,那是清風徐來,露水也冷起來了,秋季已經過去一半了。

“涼蟾光滿”,月光高冷,灑滿大地;“桂子飄香遠”,桂花飄香,香飄萬里;“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霓裳亂”,遙想仙宮宴會,素衣霓裳翩翩起舞,儀仗飄飄,霓裳亂舞。這幾句說的,其實是“秋分”之夜,在月光下的銀河景色。

在秋高氣爽的夜晚,在月光的照耀下,群星閃爍,特別是遠處的桂花香飄,像是從天上飄來,讓人恍惚以為天宮正在宴會,那閃爍的群星,就像仙女們的“霓裳”,而月光則像“素練”,而桂香則正是從宴會飄下來的。一切都是那么飄逸,一切都是那么空靈!

2. 《懷潘鄮屋·洛陽才解佩》,陳允平

宋代詩人陳允平的“秋分”之夜,則心情更為復雜,有辭官的輕松,有對隱居的渴望,有對朋友的思念,盡在《懷潘鄮屋·洛陽才解佩》中: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煙迷曉樹,蟲露濕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解佩”,“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飾物,因謂脫去朝服辭官為“解佩”。我才在洛陽辭去官職,無官一身輕,沒想到一轉眼就到了“秋分”,這時間過得真快啊!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四海一明月”,讓我們想起張九齡的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樣的對朋友的深情祝福。“千山共白云”,“白云”是隱士的象征,象征著自由自在。我現在自由了,到處都是隱居之地。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光是“四海一明月”還不能表達對朋友的思念,詩人說,我還給你寫信了,滿紙都是相思語,當我想寄給你的時候,遇到風一吹,卻有詩興大發,結果又有了這首詩。

信是相思之信,詩是相思之詩!

3. 《撲棗呈蓮北司城》,石寶

“秋分”是豐收的時節,水田里的稻子,旱地里的棉花,都到了收獲的時候。如果你家是在北方,那五月開花的棗子,此時累累垂下枝頭。“秋分”打棗吃棗,是田園樂趣。明代詩人石寶在《撲棗呈蓮北司城》中寫到:

東廂撲棗及秋分,露顆風枝喜共君。

明歲卻煩君撲棗,可能迢遞寄溪云。

東廂撲棗及秋分,露顆風枝喜共君

“東廂撲棗及秋分,露顆風枝喜共君”,又到了“秋分”時節,東廂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棗活動,我拿了一些帶著樹枝,也帶著露水的棗兒,打包寄給你。你也嘗嘗家鄉的特產,緩解一下你思鄉的情緒。

“明歲卻煩君撲棗,可能迢遞寄溪云”,等到了明年,卻要反過來,麻煩你打棗,然后千里迢迢寄給我了。那時候,該輪到我思鄉了。

短短的四句詩,既寫出了打棗、吃棗的樂趣,又寫出了對朋友的思念,也寫出了對家鄉的眷念!

4. 《三用韻·屋頭明月上》,楊公遠

一年之中,最美的夜晚在秋季,而秋季最美的夜晚,則在于“中秋”和“秋分”這段時間。“秋分”夜晚之美,在于明月,在于銀河,更在于桂花。宋代詩人楊公遠在《三用韻·屋頭明月上》中寫到: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云。

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屋頭明月上。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明月又到了屋檐上,今天晚上又是“秋分”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千里之外的人們都可以共同擁有這輪明月,共同擁有這個美好的夜晚,共同擁有這個美好的節氣。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云”,天上的銀河清清,就像有水一樣;夜是這樣長,更為高興的是還沒有云,真是秋高氣爽。“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在月光的照耀下,桂影婆娑舞動,真是美極了;而桂花的天香,更是飄滿了人間。

這首詩,詩人很收斂,但這兩句,“千里人俱共”,“天香滿世間”,和張九齡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樣美好!

5. 《秋分日憶用濟》,余懷

我們見過思鄉的詩太多,卻很少見到家中父老思游子的詩。這首清代詩人余懷的《秋分日憶用濟》,為我們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每到了秋天,游子就特別思鄉,殊不知家中父老在這個時候也格外思念流浪在外的那個人: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遇節思吾子”,逢年過節,思念親人,乃人之常情。“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燕子也要歸鄉了,今天是“秋分”,秋天也過去一半了。

“逆旅空彈鋏”,“逆旅”,是旅館的意思。“彈鋏”,彈擊劍把,意味著思歸。你現在在旅館里,只剩下思鄉、思歸。“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那就早點回來吧,早點準備好回家的船帆,不要等到下雪的時候,那時候,河都結冰了,就無法掛帆回家了。

一句,“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是一個老父親對兒子的拳拳之心!

6. 《金風玉露相逢曲·丙寅中秋,是日秋分》,顧太清

號稱“清代李清照”的清代女詩人顧太清筆下的“秋分”,也是美不勝收,也是那樣的空靈,更是多了些“惜時”,號召我們要珍惜當下,這也值得我們學習。她在《金風玉露相逢曲·丙寅中秋,是日秋分》一詞中寫到:

天光如水,月光如鏡,

一片清輝皎潔。

吹來何處桂花香,

恰今日、平分秋色。

芭蕉葉老,梧桐葉落,

老健春寒秋熱。

須知光景不多時,

能幾見、團圓佳節。

天光如水,月光如鏡,一片清輝皎潔

“天光如水,月光如鏡,一片清輝皎潔”,“天光如水”,即銀河如水,“天光”即星光;“月光如鏡”,月光是那么清澈,就像鏡子一樣;“一片清輝皎潔”,不管是星光,還是月光,都是一片清輝,都是一片皎潔。

“吹來何處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不知道從哪里飄來了桂花的香氣,恰恰今天,是“秋分”,是平分秋色的日子。“芭蕉葉老,梧桐葉落,老健春寒秋熱”,芭蕉葉也老了,梧桐葉也落了,我也經歷了許多春寒秋熱,人都老了。

“須知光景不多時,能幾見、團圓佳節”,我也知道,我們剩下的光景不多了,也不知道還能過幾個佳節,還能有幾次團圓?

無論如何,享受“秋分”佳節吧,享受當下吧!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4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