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佳加網

南沙參北沙參,南沙參與北沙參功效的區別

南沙參北沙參,南沙參與北沙參功效的區別摘要: 南沙參北沙參,南沙參與北沙參功效的區別 在中醫臨床應用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名字中帶有“南”或“北”的中藥,例如南葶藶子和北葶藶子、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南柴胡和北柴...
南沙參北沙參,南沙參與北沙參功效的區別

在中醫臨床應用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名字中帶有“南”或“北”的中藥,例如南葶藶子和北葶藶子、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南柴胡和北柴胡等等,它們可不全是地理位置上的差異,一字之差,功效也許就大不相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南沙參和北沙參,作為中醫師常用的兩味中藥,雖然僅一字之差,它們可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藥材了,具體有哪些區別?還請您聽我慢慢道來。

來源差異

沙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在宋代本草中已記載沙參的植物來源有兩種,清代張璐第一次提出沙參分南、北。在前代的本草積累下,至清代《本草綱目拾遺》《本經逢原》兩書問世以后,開始將沙參分為南沙參和北沙參兩種。

南沙參是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或沙參的干燥根。喜生山地,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產品質量為優,故稱“南沙參”。

南沙參VS北沙參,一字之差,功效有何差異?

北沙參是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喜生沿海沙灘上,主要分布我國北方,如山東、河北、遼寧等地區。

南沙參VS北沙參,一字之差,功效有何差異?

藥材性狀差異

南沙參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凹陷處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的環狀,下部有縱紋和縱溝。頂端具1或2個根莖。體輕,質松泡,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氣微,味微甘。根據南沙參的性狀特點,又名沙參、泡參。

南沙參VS北沙參,一字之差,功效有何差異?

南沙參VS北沙參,一字之差,功效有何差異?

北沙參呈細長圓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黃白色,略粗糙,偶有殘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和縱溝,并有棕黃色點狀細根痕;頂端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上端稍細,中部略粗,下部漸細。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淺黃白色,木部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南沙參VS北沙參,一字之差,功效有何差異?

南沙參VS北沙參,一字之差,功效有何差異?

功效與應用差異

南沙參甘,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之功效。用于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現代研究發現南沙參主要含三萜類成分,還含生物堿類、黃酮類、多糖、鞣質等。具有抗輻射、延緩衰老、提高記憶、抗肝損傷、鎮咳祛痰、免疫調節和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北沙參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干口渴。現代研究發現北沙參主要含多糖、香豆素苷、黃酮類等成分,有細胞免疫、降糖、抗菌、鎮靜、鎮痛、抗癌等藥理作用。

綜合以上,南沙參與北沙參來源于兩種不同植物,而二者功用相似,均以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為主要功效,用于肺陰虛證和胃陰虛證。南沙參偏于養肺陰,尚可清肺、祛痰、止咳,長于治肺熱陰虛所致的燥咳、痰少、痰黏,尚兼有益氣、化痰作用,較宜于氣陰兩傷及燥痰咳嗽者。北沙參清養肺胃作用稍強,多用于肺胃陰虛有熱,癥見燥咳無痰,陰虛勞嗽,津傷口渴等。此外,注意南沙參和北沙參均不應與藜蘆同用,屬于十八反藥對。

#藥事健康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42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