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佳加網

核廢水有什么危害(核廢水有哪些危害物質)

核廢水有什么危害(核廢水有哪些危害物質)摘要: 核廢水有什么危害(核廢水有哪些危害物質)近日關于日本決定將核廢料排放到太平洋的消息公布后,一度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畢竟核的威力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點了解,更有專家稱日...
核廢水有什么危害(核廢水有哪些危害物質)

近日關于日本決定將核廢料排放到太平洋的消息公布后,一度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畢竟核的威力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點了解,更有專家稱日本核廢水可致「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也就說,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是避無可避了,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將傷害降到最低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核廢水對人的遺傳基因有什么樣的影響?

第一,如果按照順序,應該是致突變為基礎,后果可能是致癌致畸。

首先,致突變是基礎

我們經常說的核輻射本質上是一種放射線,是原子核發生結構或者能量狀態變化的時候會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這些粒子流會引起其他物質發生電離或者激發,因此被稱作電離輻射。因此,核輻射本質上是電離輻射過程。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而對于生命來說,主要是有幾大分子,這些分子容易受到攻擊從而發生變化。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如果發生在脂肪和蛋白質上,其實還好,因為這些物質本身是合成/吸收的產物,在體內往往會快速代謝,所以發生反應后也會很快被代謝掉。

最麻煩的是發生在核酸(DNA/RNA)上。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因為核酸是生物的基礎,我們熟知的中心法則就可以get到核酸的基礎地位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而核酸一旦發生變異,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影響。畢竟輻射可能會直接攻擊核酸上的堿基,從而造成基因變異。

如果是中性變異還好,畢竟中性變異是比較常見的發生,我們進化上也主要是以中性變異為主(常見木村資生的中性進化理論)。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如果發生在啟動子區域,可能會影響到核酸的復制轉錄效率。

如果發生在CDS區域,那么極有可能造成編碼的蛋白質等發生了改變。

而這些改變,會進一步在個體上呈現出影響。

其次,致畸

致畸是重要的影響。

個體發育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就比如大家知道懷孕的人是不能接受x光等照射,緣故就在于擔心核輻射造成了胎兒畸形。同樣,很多藥物是孕婦禁用的,也是這個道理。

就在于胎兒發育過程中,每一種因素都可能產生不可預知的結果。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對于一個胎兒來說,處于一個快速從1到個體的過程,從一個受精卵發展到幾十億細胞,中間大部分細胞都會復制增殖,如果一個細胞受到了輻射影響,那么就會把它的后代復制一直傳遞下去。

最終造成了個體的畸形。

(說起來,很多時候,天生的未必是可遺傳的就在這里,因為不少天生的畸形,可能是在孕期的環境因素造成的,比如輻射,藥物等等)

再次,致癌

盡管癌變機制目前有不少,但是一般認為,基因變異依然處于癌癥的基礎地位。

基因變異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修復,并被免疫忽視了,那么最終就發展成為癌癥。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輻射可以引發基因變異,如果輻射的變異恰好處于重要位置,且沒有被修復,也沒被免疫監控到(嗯,癌癥的重要機制之一就是免疫逃逸),那么就會引發細胞變異,如果進一步走向了無限擴增,那就是癌癥了。

當然,關于癌癥的原理不少,比如染色體變異,蛋白質穩態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由輻射引發。

舉個典型例子,切爾諾貝利事故,這已經成為了科技災難的典范。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后,受到核輻射影響的區域,呈現了癌癥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兒童的甲狀腺癌,短短4年間由日常2例發展到100多例[1]。

而在接下來的15年間,也有其他一些健康后果呈現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最后,物種變異

這一點個人只能說存在一定概率。畢竟輻射誘變是常見的育種辦法。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不過,對于高等生物來說,出現大規模變異且形成種群難度還是很大的。

但是,海洋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里面的單細胞或者簡單生物不少,這些生物可能受到輻射后發生物種變異可能性就有了。

第二,如何防

答案是,防不住,只能盡可能地避免攝入。

畢竟日本污染的是海里的東西,所以真要防,只能避免攝入海里的東西了。

其他無解。

第三,劑量是個迷

一句老金句來概括: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

輻射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劑量還是關鍵。

核廢水并非不可以排放到大海,事實上核廢水排放也是常見策略。

但是,排放之前,要做處理。比如過濾、離子交換等辦法,將廢水中的核材料收集一下,然后保證剩下的廢水中核濃度很低。

核廢水有哪些危害?

然而,最棘手的事情在于此,目前關于日本核廢水的所有數據,都是日本方面自己提供的,沒有可靠第三方監管。

日本造假成性,東電更是屢次造假,我們不信任日本方面的數據。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是日本官方提供的;美國相信日本提供的數據;

太平洋污染對于歐洲的大西洋捕撈是利好。

結果就是,國際社會根本對日本形不成壓力,日本可以肆無忌憚地排放。

我們能做的就是推動國際原子能機構親自獨立監管,同時保留對日本的索賠。

Williams, Dillwyn. "Cancer after nuclear fallout: lessons from the Chernobyl accident." Nature Reviews Cancer 2.7 (2002): 543-549.

注:本篇主要是關于“致癌致畸致突變部分”,關于核廢水更全面的內容可以聯系小編查看更多。

另外:本人所有回答僅代表個人立場和見解,不代表中國科學院~~~~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19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